高校1.31亿科研经费成果转化率为0背后:2022年我国高校专利产业化率3.9%

最新信息

高校1.31亿科研经费成果转化率为0背后:2022年我国高校专利产业化率3.9%
2023-08-09 11:02:00
日前,“高校1.31亿科研经费成果转化率为0”的新闻引发关注,登上热搜。实际上,该案例背后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总体上偏低的现实。
  媒体报道显示,广西审计厅对9所区管高校2020-2022年度财政补助高校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审计,发现的问题有高校科技成果市场转化率低,其中:1所高校累计获得财政投入科研经费1.79亿元,实施科研项目702个,仅有5个项目成果实现市场转化,占比0.71%;1所高校累计获得财政投入科研经费1.31亿元,实施科研项目862个,实现成果转化0个。
  对此,网友态度不一,有人认为是浪费资金,还有人认为“不应该只看转化成果,基础研究有时候就是基础研究,是为后续打基础的。”
  网友对上述新闻的讨论
  其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的问题一直广受关注。今年6月,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周黎安接受采访时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总体上偏低,作为我国科研资源和人才队伍最为集中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率严重不足。2022年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是48.1%,而高校只有3.9%,科研单位为13.3%。
  周黎安就此分析原因称,一是科研项目政策导向与高校院所考核机制的指挥棒存在问题。长期以来高校院所过分注重理论研究和学术论文发表,科研项目立项和考核过于强调专利数量指标,对科技成果的经济社会效益重视不足。二是从资产管理体制看,现行的政策法规将科技成果纳入国有资产管理,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领导及科研人员因担心科技成果转化潜在的国有资产流失风险而顾虑重重。三是从科技成果定价角度看,当前技术要素市场缺乏交易双方认可的价值评估体系,导致知识产权定价难、价值评估社会认可度低、交易不确定性大等症结问题。
  北京市2022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也提及类似现象称,主管部门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在京落地转化效果不明显,对17家高校院所117个适宜在京落地转化项目,仅完成37个项目的路演推介,实际完成落地转化项目也较少。
  纵向看,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持续活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9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显示,2018年,3200家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合同项数持续增长。合同金额达177.3亿元,同比增长52.2%,合同项数为11302项。转化合同总金额超过1亿元的单位有32家,同比增长14.3%。
  到2020年,前述数据都有大幅增长。据6月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2020年,3554家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项数以及合同金额均有增长,合同项数为466882项,合同总金额为1256.1亿元。其中,转化科技成果超过1亿元的高校院所数量为261家。
  前述报告就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比如,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促进政策协同落实;完善成果披露、国有资产管理、尽职免责等方面的实施细则,切实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显示,科技成果流向聚集明显,超四成转化至制造业领域,超六成转化至中小微其他企业。在地域分布上,各地方科技成果产出与承接能力分布特点显著。山东省和广东省对其他地方产出的科技成果吸引能力强,承接金额最高。江苏省和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平衡有序发展,科技成果产出能力强,承接和输出能力较为匹配。北京市和上海市高校院所多、科研能力强,输出成果到其他地方合同金额远大于承接其他地方成果转化合同金额,对其他地方的辐射能力强。
(文章来源:海报新闻)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高校1.31亿科研经费成果转化率为0背后:2022年我国高校专利产业化率3.9%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